水上风之涣-

山神庙外千里雪/
有缘自取,百度云群组:7930185408。
评论链接和群号总被屏我也很无语。

杨修之死

哎,刷微博发现好多人对本剧中杨修之死的见解都还是在很浅显的一个点上,没有进一步深究,发现编剧想表达的那个杨修,只认为他在军中散步流言,其之死是没有眼色自视过高不懂得收敛所致,是纯粹的咎由自取的结果。或许从某些层面来说确实如此,但杨修之为杨修,又绝不同于如丁仪等临事畏死之人。他恣性张扬,为抱负拼尽一切无所不为却又有抛却一切的决心和勇气。他的死,某种层面上来说,是他早就能料想到的结果,是在以性命在为植的世子位所做的最后一搏中下的赌注。
曹老板在杀杨修前,已经一句话点出了他的意图,“他竟敢以孤的意图来打这一场赌”。杨修在军中散布曹老板的退心,除了是出于一贯的张扬外露的个性,更是意在使帐中人心浮动,逼曹下决心做出迁都洛阳的决定,是为他的子建公子争取在世子之争中的最后一点胜算。如若此事能成,则二子的局势便会有一个大的逆转,子建便再有力可赶上他二哥,两人各在洛阳邺城二地成掎角之势;若不成,植虽然无法再进一步甚至随着时日推进势力还会更弱,但此时也不会因他的行为而受到什么大的影响。而无论结果如何,命运受到影响最大的,都会是杨修自己。
曹老板生平最不喜人威胁,善谋如荀令,德重如崔公,到最后都只能以死为代价,以满朝汉臣之力方能维护丕的世子位,杨修又怎么可能单凭一己之力左右曹公的想法呢?他赌赢了,曹老板会更加忌恨他,日后也不会好过,迟早也会死;赌输了,则更是直接断送自己的性命。
然而,他还是选择了这么做,就是这么越性地切断一切后路,或者也可以说说他本就没有后路。他的希望很渺茫,事情拖得越久越不利,最后这一搏是扭转局势的极好时机,不管是优柔寡断还是选择隐忍,都不能带来更好的局面。如今,植的世子位是他唯一关心的,为此他只能彻底地丢掉一切犹豫不决,置之死地而后生,正如他此前回应司马的那句话,“前路险阻,更需放手一搏”。
他是一个谋士,这一生都在为植的世子位拼尽全力,这是为了公子,更是为了他自己。因为他的命运,他的理想从一开始便选择了寄托在三公子身上。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曹子建的诗,既是他的心志,何尝不也是修的呢?这样的杨修与曹植,是真正的知己,也是彼此前行路上唯一的同伴。修知植,植信修。

在此前与令君、与植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也是有不拘俗流的胸襟和见识的,虽然为世子之位不择手段降低了他本来的格局,令人惋惜。但左右思之,不管是作为君臣,还是作为知己,他的理想、他的抱负,也只能是与子建一起才能完成,而两人通往理想唯一的路,就是让植走上世子位,为此,他也只能不顾一切去争。为了争位做出有违君子操守的事,他的良心不是不会痛,只是这是他自己所做的选择,也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从不后悔,从不。对他来说,为了这理想,为了这茫茫黑夜里希微的一点光亮,即使是此身,他也在所不惜,“愿从游而为之死”。
想一想杨修这个人物吸引我的原因,大概是在对理想的坚一上,我与他是一样的;而除此之外,他身上更还有我没有的那种抛却一切的任性恣意,而这一点令我由衷的向往和动容。
杨修这个人,并不高尚,比起荀令君崔尚书只能算作第二等的士,甚至称不上君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又如君子一样守其志从一而终。而如荀令君崔尚书这样的高尚士君子,却也难得全身而退。
乱世之中,有太多的身不由己,除却最平常的百姓,这世上也确实找不到几个无辜之人了。
总之,杨修这个人物,决不仅仅是自傲自矜的无知小人(这也是我极不喜欢的),他自有他不同于这一类人的个性与才智。他光芒万丈,处处露锋芒却又过刚易折。他的死,当此世,虽是应当,却又如玉之碎帛之裂,实在不令人不痛惜。
今日,且以酒酹地,纪念这个张扬旷放,恣意纵性,活得纯粹,坏的可爱,会不择手段却又良心也会痛的杨公子修。

评论(1)

热度(8)